发展预防医学事业,服务群众身心健康!
网站首页 > 科技工作
慢性便秘的防治
来源: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  发布时间:2014-12-23  |  浏览次数:901次

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的机体也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例如,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慢性便秘在结直肠癌、肝性脑病、 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导致死亡。认清便秘发生的原因,找到治疗慢性便秘的方法,摆脱便秘的困扰,远离结直肠癌的威胁。寻医问药专家访谈邀请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科蓝宇主任介绍慢性便秘的防治常识。

专家说:慢性功能性便秘由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两方面问题引起。

主持人: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请问慢性便秘是如何界定的?

蓝宇主任:便秘中医叫病症,西医叫症状,总而言之是一个主观的感觉吧。有的人说自己是便秘,但是实际上到医院仔细问诊、检查后发现并不是真正的便秘,可能是对便秘的理解有问题。要确定便秘有三点:(1)大便干燥,干结;(2)排便次数少,指一个星期少于3次的排便。(3)合并有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梗阻感或堵塞感,需要通过手指协助等方式来辅助排便的。根据罗马III标准对慢性便秘的定义是指病程半年以上,最近3个月都有症状称之为慢性。

主持人:造成慢性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蓝宇主任: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 有器质性疾病,如肠道疾病:结肠癌、憩室、肛周脓肿、痔疮;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肌肉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脑血管病等。药物也可导致便秘,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常用的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解痉剂等。但最多见的还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功能性原因引起的便秘。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由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两方面问题引起。

(1)胃肠蠕动减慢,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大便是由小肠消化吸收后产生的残渣,包括细菌的一些菌体组成的。大便里的水分是在大肠里面吸收的,如果肠蠕动慢的话,肠内容物会长时间在大肠里边停留,水分的吸收就增加了,这样就会变成干结的,像羊粪蛋一样的大便,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老年人习惯性便秘,还有糖尿病的病人、脑血管硬化,帕金森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还有一些免疫性疾病都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慢性便秘。

(2)排便障碍即直肠、肛门之间功能失调,也叫出口梗阻。多表现为排便费力。正常时只有在直肠及腹肌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的情况下大便才能排出来。就像挤牙膏一样,牙膏是直肠,牙膏盖要打开,那边松弛就挤出来了。直肠肛门有问题的人是由于牙膏盖没打开或者非常紧,出口小,再使劲也出不去。或者是直肠不正常的收缩,无力,这边盖子虽然打开了也出不去。没有劲排不出去,或者是矛盾运动,两边一起使劲也出不去。结肠蠕动不好加直肠肛门功能失调原因都有的称为混合型便秘。

还有就是难产或者是生产以后,直肠肛门结构发生变化,有一些直肠阴道的膨出,需要手术治疗。

主持人:慢性便秘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

蓝宇主任:现在老百姓对便秘的危害理解不是十分准确。比如宿便不排会毒素吸收中毒,或者脸上长痘痘等。其实只要一星期有两三次以上的排便,没有出现排便困难或大便干燥的情况,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不存在每天必须排便一说。

可能引发的危害,一般指在一些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引发或急性加重的过程。如果是高龄,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梗、脑梗的病人,卧床,肯定会影响胃肠的蠕动引起便秘。或者说老年人本来就容易本来就容易便秘。现在加重了,出现排便费力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血压升高,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病的加重,出现心衰等。

另外长期便秘者易患结肠癌,但是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有便秘就会患结肠癌,便秘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还有肝性脑病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很差时,如果发生便秘,毒素会在肠内吸收引起肝昏迷的加重,所以肝性脑病时需要通便。

专家说:慢性便秘有慢传输型、流出道梗阻和混合型三类。

主持人:慢性便秘也区分类型吗?都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主要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蓝宇主任:这个上面已经有详细的讲述。一是肠蠕动缓慢,称为慢传输型,二是排便障碍型又叫流出道梗阻,三是两者都有的,称混合型。

蠕动缓慢的表现为没有便意。出口梗阻为有便意,老想上厕所,但排便费力,排不出来,混合型就是上述情况都有。

主持人:有慢性便秘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吗?

蓝宇主任:我国百姓一般开始有一点便秘的症状,很多人都不会去医院就诊,自己随便买泻药吃的情况比较多见。有效就不会到医院。只有在各种方法都不管用或者自己感觉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到医院就诊。

主持人: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呢?具体查哪些项目?

蓝宇主任:在出现便秘带血,不确定是痔疮带血还是结直肠癌带血的情况下,有的可能出现贫血、糖尿病、帕金森、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便秘,还是需要医生来判断的。具体的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选择,如患者本身可能有一些系统性疾病,也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在不能排除直肠癌、结肠癌时要化验大便潜血,肛门指诊、肠镜,或者消化道造影检查。如果不是器质性的,而是功能性的便秘,用药效果不太好,可以看胃肠通过时间,看看是不是大便在肠内呆的时间太长了,蠕动是否正常;直肠肛门测压,来观察直肠肛门局部是否有问题,排便功能是否失调。

专家说:治疗慢性便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或习惯。

主持人:符合哪些标准的时候可以诊断为慢性便秘?

蓝宇主任:诊断慢性便秘的标准比较复杂了。要从时间上、症状、是否符合它的定义。按罗马III的诊断标准包括持续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具体到症状有以下6项中至少2项或2以上,并且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每周排便少于3次)等。至于你是不是符合诊断应该由医生来判断。

主持人:在临床上慢性便秘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治疗原则?

蓝宇主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或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肠道正常的水分等。

主持人:如果发生便秘,该采取哪些方法来治疗?

蓝宇主任:目前我国对于便秘的用药还是不太理想,泻药滥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与老百姓对便秘及其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

初发便秘者可用(1)容积性泻剂,如麦麸、偶车前等,自己粪便体积而达到通便作用,但国人因平时纤维素摄入较多,此招往往奏效不显著;(2)渗透性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喝进去之后能减少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大便就会变软变多,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肠蠕动特别慢者,可以吃一些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如普芦卡比利,对慢传输型便秘效果较好。

刺激性泻剂,如果导、番泻叶、大黄、蓖麻油等可增强肠道动力和肠道分泌,对便秘有效,所以有的病人长期使用。但这类泻药长期使用被认为可能引起神经损害及结肠黑变病,故避免长期服用依赖药物排便的状况。

出口梗阻,排便障碍者,是因为排便功能不协调,可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学习正常的排便动作,排便就会顺畅。也可通便药协同治疗。

对于一周都没有排便,或者十天都没排便者,大便特别硬,粪便嵌塞者,用开塞露或灌肠处理,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但不提倡长时间依靠开塞露,反复长期刺激以后肠道就不敏感了。

有精神心理因素的病人,往往会出现排便焦虑,如果今天不排便,就无法干任何事情。对于这样的人需进行精神心理治疗。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排便困难,如直肠膨出及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要做详细的检查,如排粪造影、三维CT、图片检查,确定真的有问题后再慎重的选择手术治疗,需手术治疗的便秘很少。否则心理因素很重,就算做了手术把肠子切了照样不行。手术治疗是最后一招,必须慎重!

治疗便秘总的目的是让顺畅或相对顺畅的排便,不希望依赖药物,从整体上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排便习惯,适当的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适当的帮助建立排便习惯。对于心梗,脑梗的危重病人,就无需过多考虑,不管是刺激性的泻药还是灌肠,只要通便就可以了。

专家寄语:发生便秘,切勿盲目用药。如果突然出现便秘,在用药也不管用的情况下,需到医院就诊,排除肿瘤的发生。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良好保持。

 

 

来自保健时报网站http://www.baojianshibao.com/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27号少城大厦
E-mail:scsyfyxh@163.com
电话:+86-028-83315123

Copyright © 2023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14460号-1  网站建设:成都三以网络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