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预防医学事业,服务群众身心健康!
网站首页 > 科技工作
国内外主要传染病疫情概况及防病知识
来源: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  发布时间:2014-12-23  |  浏览次数:635次

近期,我国内地传染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及登革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登革热、手足口病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国内外较为关注或报道较多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广东等多地、台湾地区及日本的登革热疫情、加勒比地区基孔肯雅热疫情、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及中东呼吸综合征。 

1. 登革热 

目前正值登革热高发季节,我国内地登革热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明显,在广东多地市及云南德宏瑞丽、福建南平建瓯等地相继发生本地聚集性疫情,目前广东大范围发生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市。 

登革热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发生,疫情高发地区为南亚、东南亚、加勒比地区、南美以及太平洋岛国,其中东南亚地区以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病例较多。 

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感染,目前还没有可供接种的疫苗。主要症状为急性起病的发热症状、还可出现骨、关节疼痛、皮疹以及出血症状。 

2. 埃博拉出血热 

(WHO)9月25日更新西非埃博拉疫情进展:截至9月21日,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三个疫情广泛传播的国家累计报告病例6242例、死亡2909人,其中利比里亚(3280/1677)、塞拉利昂(1940/597)、几内亚(1022/635);尼日利亚、塞内加尔两个局部地区出现疫情的国家累计报告病例21例、死亡8人,其中尼日利亚(20/8)、塞内加尔(1/0)。此外,截至9月18日,刚果(金)累计报告病例68例、死亡41人。 

埃博拉出血热表现为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人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患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或用过的针头而感染。潜伏期为2-21天。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或药物。 

3. 基孔肯雅热 

加勒比地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已蔓延至加勒比海及周边33个国家和地区。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传播,感染率高,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和关节疼痛、畏冷等,一般在5至7天后自愈,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药物。患有关节炎、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65岁以上、孕后期的孕妇等人员需要慎重考虑前往上述疫区。 

4.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病例报告来自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约旦、阿曼、科威特、埃及、也门、黎巴嫩、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荷兰、突尼斯、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阿尔及利亚及伊朗。截至9月25日,沙特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52例、死亡318人。近期,在沙特的利雅得、纳季兰、塔伊夫等地区仍有散发病例报告。自2013年7月起,中东地区以外的国家无新增病例报告。 

MERS因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所致,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肾衰和死亡。目前认为感染源自中东地区,携带病毒的骆驼可能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有限。患有基础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缺陷等)的人员尤应引起注意。 

5. 麻疹 

2014年我国报告麻疹病例较2013年同期明显增加。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症状类似感冒,随后出现由面部向全身扩散的斑丘疹。麻疹感染性强,可在人间持续传播,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婴幼儿和成人均容易感染。 

6. 脊髓灰质炎 

(WHO)9月16日更新信息,今年截至9月17日,全球报告178例脊灰病例,分布在巴基斯坦报告(145例)、阿富汗(8例)、尼日利亚(6例)、索马里(5例)、赤道几内亚(5例)、喀麦隆(5例)、伊拉克(2例)、叙利亚(1例)及埃塞尔比亚(1例)。 

未接种脊灰疫苗或疫苗接种史不明的人员在前往未能消除脊灰的阿富汗、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及近期有病例报告的上述国家之前应及时接种疫苗。即使儿童时期曾经接种过或曾经感染过的人员,也可能需要加强剂次以达到保护效果。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路27号少城大厦
E-mail:scsyfyxh@163.com
电话:+86-028-83315123

Copyright © 2023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14460号-1  网站建设:成都三以网络

扫描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