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14日,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院区/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承办,《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作为学术支持的“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成立大会暨2024年四川精神卫生学术大会”在成都温江圆满举行。
7月13日下午,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成立大会召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建林出席会议、副秘书长王刚主持会议。会议经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05名,其中常务委员35名,李静当选为主任委员,李喆、周闱、严国建、田间、刘可智、周永明、彭卫兵、罗国宏、曾媛媛、黄明金、李慧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李慧兼任秘书长。
7月14日的学术大会开幕式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刚主持,学会会长、原四川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刘捷,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兼主任姚宏文,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曾俊出席会议并致辞,对分会的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姚宏文教授做了题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专题讲座,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大意义、我国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成效、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点任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孙中生教授做了题为“儿童孤独症的精准诊疗的遗传学基础”的演讲,对孤独症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邱昌建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马宁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徐如祥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的Michael Hendrik J.Maes教授分别为大家讲解了“惊恐障碍的诊疗进展”、“中国公共精神卫生政策与服务”、“脑起搏器在神经领域的应用”、情感障碍与免疫激活的关系,以及情绪障碍的精准通用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蒋捷教授以“皮肤烟酸反应在精神心理疾病中的应用”为题,阐述了面部表情稳定性的变化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细胞膜上的脂肪酸缺乏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基线期叶酸反应程度与抑郁症状和疾病严重性的关联,以及烟酸皮肤表情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第一分会场
在第一分会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任蓉教授带来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与精神疾病临床实践”的演讲,主要讲解了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与失眠和焦虑抑郁的互相影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谭立文教授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键问题—适时,优质规律睡眠”为题,讲解了青少年睡眠现状与青少年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保证青少年良好睡眠的建议。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吕云辉教授带来了关于“睡眠医学中心的体系化建设”的演讲,讲解了多导睡眠诊断学组、呼吸治疗学组、精神心理学组等的建设。四川省人民医院帅平教授以“大规模睡眠筛查的应用价值与科研前景”为题,介绍了睡眠障碍与各类精神障碍的关系,也阐述了睡眠呼吸障碍对于患者、社会所造成的损害,同时引出了睡眠筛查的重要性。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汤永红教授以“多模态治疗重塑失眠患者生物钟与全病程管理”为题,系统全面的讲解了生物钟与生物节律的定义、重要性与影响因素,同时引出了CBTI+多模态治疗重塑生物钟治疗与失眠的全病程管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孙学礼教授讲解了“未成年人精神症状病理心理分析”,孙教授讲解了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延迟、未成年精神症状不稳定、多变的基本特征。
第二分会场
在第二分会场,四川省人民医院李静教授以“睡眠障碍与心身疾病的诊疗”为题,阐述了睡眠问题不仅与精神疾病如抑郁和焦虑有关联,也被认为是独立的健康问题,且对内科疾病也有间接影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蒋国庆教授发表了以“数字化赋能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工作”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到了我国目前特别注重提升服务效能,比如通过自动化工具进行疾病诊断和患者信息管理,以及加快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速度,实现了对病人信息的全面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并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郑汉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学生学习困难与心理问题”,指出学习困难不仅仅与ADHD相关,还包括更广泛的认知和情绪问题。学习困难不仅是学术问题,还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四川省人民医院杨俊华教授带来了以“正念减压(MBSR)提升身心整体健康和幸福生活”为主题的现场实操,在座专家在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正念训练。
麻醉睡眠专家共识讨论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麻醉睡眠专家共识的讨论,全体参会专家从技术可行性与有效性、适用人群与禁忌症、治疗过程与监测进行了激烈讨论。
本次大会学者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使参会者对于精神卫生防治的前沿热点、研究进展、诊断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了精神科专科医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也为精神卫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撰稿:精神卫生分会
责编:综合管理部
编辑:胡欣
审核:胡顺铁 冯援